分类
视角

我听说,14 寸的 MacBook Pro 可能会带回 MagSafe 和 SD 读卡器?

我自己拥有的第一台电脑是苹果第一个 Retina 屏幕的 Mac,它之前出现在过这篇更换液态金属的文章中。当初的那篇文章给了我两个教训:第一是换液态金属之前最好先确认传导介质是不是真的成为了瓶颈,像 MacBook Pro 单热管压 i9 这种情况,往往瓶颈在别处;第二个教训是两年之后才学到的:无论防护工作做得再怎么好,一个每天在书包里翻滚的移动设备还是有液金泄漏的风险。

所以 2020 年,我的第一台电脑报废了。

后来一段时间因为比较忙,一直顾不上修它。等到年底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上市时,我在纠结买 Air 还是 Pro 的时候,才想起来家里还有一台尸体。当我最后一次把它拿到 Genius Bar 咨询维修价格时,店员带着一丝歉意告诉我:“换主板得花五千多块钱,况且这个电脑现在是「停产产品」,我们已经没有零件库存了。您还不如买个新的 M1 MacBook Air,性能比这个强多了。”

我把电脑拿回家,盯着它毫无生气的屏幕,思绪万千。

这台电脑陪伴了我的整个大学时代。当我的舍友都在玩《英雄联盟》的时候,我在用它学习 Java;当我的舍友都在考前突击的时候,我在用它搭建个人网站。我在这台电脑上写了我的第一个 app,完成了 GTA5 的第一次 Online Heist,创建了第一个社交网络账号。

这台电脑是苹果第一个 Retina 屏幕的 Mac,2012 年震惊全场观众的 MacBook Pro 15 with Retina 带着光环而来。搭载最新的 Ivy Bridge i7 处理器、Kepler 架构的 NVIDIA 独立显卡、完全抛弃机械硬盘、完全抛弃光驱、VGA 和 RJ-45 这种古老接口、配备当时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屏幕(2880×1800)。它也是苹果牺牲 Mac 维修和升级空间的第一次大胆的尝试:从这一代开始,LCD 的多层结构直接封装到 Clamshell 中,与保护玻璃完全贴合在一起,导致屏幕坏了只能换不能修;内存焊在主板上,完全没有升级空间,所以只能在购买时天价付费升级;SSD 不是标准 SATA 接口,并且苹果绝不单独销售升级件,所以最好在购买时天价付费升级(基础配置只有 256GB,我这台选配 512GB 需要多花 ¥2300);电池用胶水粘在 C 面外壳内部,如果电池寿命耗尽,只能带着 C 面外壳、键盘、触摸板和其他粘在 C 面的零件一起更换,造价极高。

在做了这些集成和整合之后,苹果并没有让它变得更结实耐用。我的这台电脑经历过无数次维修。屏幕有一个坏点,换过屏幕;过保后又出现过坏点,又换过屏幕,花了六千多;中过「显卡门」,换过主板;被我嫌弃网卡是 802.11n,自己换了 ac 的网卡;电池寿命耗尽之后,因为粘在 C 面上,带着触摸板、键盘、麦克风、C 面外壳一起换了个新的,花了 ¥1400;因为 512GB 的 SSD 不够用,我买了 M.2 转苹果私有接口的转接头,自己换上了西部数据的 M.2 SATA 硬盘。这台电脑可能只有 D 面的背盖和两块风扇还是原装的,真·忒修斯之船。我还算幸运,因为再后来的 MacBook 连硬盘带网卡都焊到主板上了,并且饱受争议的蝶式键盘在维修时同样需要带着 C 面外壳、触摸板、电池一起更换。

当所有人都在为 MacBook 使用 Apple Silicon 而狂欢时,我却从这「众望所归」之后看到了更大的隐患。苹果一直被诟病的「计划性报废」正是因为它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拥有极强的控制力。当苹果决定 iOS 14 不再适合 iPhone 6 的时候,iPhone 6 的用户失去的不止是那些「A8 处理器无法 handle 的新特性」,还有大量和性能无关、但阻止其融入苹果生态的功能。比如最新发布的 AirPods Max 配合老版本 iOS 使用就变成了普通蓝牙耳机,失去了佩戴检测、设备间自动切换等智能功能,几乎就像连到 Android 上一样。当苹果决定升级系统备忘录、提醒事项等内置软件时,底层数据结构的变化也会让老款设备失去数据同步的功能。在 macOS 还运行在标准 intel 硬件上时,总会有 Hack 的办法能把新系统强行安装到老设备上,无非少一些非关键功能;再不济,你还可以去安装 Windows 甚至 Linux,变成一台完全合格的备用电脑。而 Apple Silicon 会让这一切变为不可能,当设备被苹果认定为「停产产品」时,Apple 店员只会劝你交给 Apple Trade-in 来「免费回收」。

在苹果官网「环境责任」的页面中,曾经写过:「我们设计坚固耐用的产品,这样无论对用户,还是对环境都有益」,并曾在发布会上以 iOS 12 一路支持到 5 年前的 iPhone 5s 为例来强调 Apple 多么在乎延长老设备的使用周期。这句话随后被苹果从页面中删除,环保的重点也变成了回收政策、使用再生材料、清洁能源和去掉包装中的充电头和耳机。

而我,最终选择从淘宝买一块二手主板(顺便换成了顶配版),自己拧螺丝把电脑救活,又用 GitHub 上一个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脚本强行安装了 Big Sur。除了独显/集显切换有点问题,这台电脑可以流畅办公,全 SSD 软件打开速度快得飞起,流畅剪 1080p 视频时可以点对点显示,还剩出很多屏幕空间留给时间线和媒体夹。如果看跑分的话,这台电脑的 CPU 性能大概只有 2020 款 iPad Pro 的一半多点,GPU 性能还不到 1/5。可更令我惊讶的是,刚刚在 2020 年初发布的基于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Air 竟然性能也不过如此。

我听说,14 寸的 MacBook Pro 可能会带回 MagSafe 和 SD 读卡器?可是我手里这台已经有这些了呀!


上期文章后,很多人发「爷青回」的评论,感谢大家。但希望各位能在评论中更多讨论文章本身,就相关观点各抒己见,这样也方便其他读者参与讨论。

广告

作者:王跃琨

Digital Asshat

48 replies on “我听说,14 寸的 MacBook Pro 可能会带回 MagSafe 和 SD 读卡器?”

虽然相信苹果所说的“wireless furure”,但是在科技发展道路上做为“替代”的USB-C还需要配合各种各样的转接头多久?

Liked by 1 person

win厂前几年多用1080p感觉很大部分因素是系统对高分屏的优化拉垮反逼厂商原地踏步,后来换了屏幕比例才出现很多的高分屏。

我最喜欢win平台的就是开放性 台式机(和部分笔记本)硬件喜欢加什么换什么随便…但安卓平台的我总是习惯不了,于是造成了桌面win 移动ios的难受现实…
Mac一直想体验一下 于是搞了个NUC8做了Catalina,用了用 过于不习惯 就歇了

手里的主板不要扔,买个看线路图的软件研究一下主板的通路,软件忘了叫什么名字了,好像是360块钱。研究完了说不定还能自己动手修好了。

说实话有点后悔大一买游戏本,足够的机能很难让人打消想玩游戏的欲望。加上自己也不够自律,读了三年大学感觉什么都没学到。

实际情况是即便你不买游戏本也还是会打游戏的,或者你不打游戏也还是会什么都没学到。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跃琨,你的youtube账号和podcast什么时候开始恢复更新啊,b站我就不想了,但是这两个平台还是有希望恢复更新的吧

没想到苹果系的电脑还能改动这么多。
我 14 年的 16 寸 MacBook Pro,电池不太行了自己动手换了个电池,结果出差时候不小心摔酒店地板上了,然后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:必须插电源才能用,而且巨卡无比。自己拆机没发现哪里有坏,打苹果电话已经不能维修了,况且我还是港版,找第三方售后说需要换电池和主板,我没让换。

(点错直接发送了,补充)

最后联系了电池卖家,卖家比较热心,也很在意是不是自家电池出了问题,快递过去检查发现是我电池没粘牢靠,摔的那一下把电池摔错位了一点,导致电池的排线松动,重新换了电池解决了。

神奇的是,卡顿问题也没有了,这是我妹想到的。

好久没关注过你的博客了,之前偶尔打开翻翻都是19年的那期 TECH AMA,害,然后现在我把你的博客直接添加到我的博客友链上了,翻阅能够方便点。BTW,欢迎回来

嗨,好久没来你的博客看看,它现在的样式也耳目一新了。

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霍炬的Youtube频道歪理邪说的第八期里面所讨论的一个主题:

有时也在想,设备的可维修权似乎被慢慢的剥夺(在智能手机上尤为甚),一旦失去官方支持且没有社区自发的投入,那么很快就变成电子垃圾。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,有人会废物利用,比如过时的智能手机可以改造成家庭监控摄像头,但这样做的人我猜应该很少吧。

我也是苹果产品的使用者,但是我对苹果的环保宣传感到怀疑。

看到文中的这句话:
“可更令我惊讶的是,刚刚在 2020 年初发布的基于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Air 竟然性能也不过如此。”
又想到了极客湾最近在他们的B站动态中提到的:
“另外还有一件事,就是我觉得很多玩家,尤其是几年前老平台的玩家可能对于新硬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其实近十年的硬件性能进步是非常缓慢的,这要在2000年,台积电升级个工艺,隔个半年性能都能翻倍了,三年淘汰一台PC也无可厚非。然而2021年三四岁的PC离淘汰还远着呢,还在用9系10系显卡的人没有刚需是真的没必要升级。当年隔三年是5帧和30帧的区别,现在就是60帧和100帧的区别,你仔细想想这点帧数值不值得你掏出几千上万,相比之下真是升级了个寂寞”
https://t.bilibili.com/503285796758129692?tab=2

的确,现在Steam硬件统计里占有率第一和第二的显卡是GTX1060和GTX1050Ti(鄙人的笔记本就是这个显卡)。
https://store.steampowered.com/hwsurvey

再说回现实。我的工作是亚马逊运营,所在公司运营们的工位机都是清一色的AMD635CPU(10年前的)+8G DDR3 1600内存+120G杂牌SSD,显示器也是不知道什么杂牌的显示器。问了一下IT,包括键鼠不超过2000元。除了因为某个chrome插件(做这行的人必备的插件)导致浏览网页卡顿,办公体验并不比配置较新的电脑差太多。

我的 mid-2012 MacBook Pro 也是忒修斯之船,硬碟、記憶體和網卡都換過,但是 13 inch 相比 15 inch 好像更不穩定,網卡換過以後,只要移動一次,網路和 Bluetooth 都會斷連,重開電腦才有概率恢復…估計等到 14 inch Pro 更新,我也要和這位服役多年的老朋友說再見了。
看 404 老師買入了新 M1,那麼這臺是否只用作備用機了呢?
系統性報廢這件事,真是無奈,但也同時會否有國內 App 支援的問題?身邊的歐洲朋友,在用 iPhone 4, 4S, 5 或者 Intel 3 代筆記本的大有人在,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爲他們並非數碼極客,但至少,他們沒有「不用就活不了」的 App(這裏也沒那麼多人用 WhatsApp)。不過電腦可能還是和手機並不一樣…

4老师还能看到你出镜吗?非常喜欢你的语速!类似AMA的还会有吗!最后非常强烈想知道你粉丝群怎么才能进去!

从19年结束到现在,基本很少再去深度钻研数码产品,数码圈除了跃琨的视频别的都看不进去了,现在的数码圈全是念参数,我希望还能再次看到「跃琨式」的有人文关怀的数码测评。

爱否不再独立评测,人心也散了不少,愈发孤寂的彭林,总能让我想到他曾目送凛冽秋风前夏日的最后一缕璨阳,却再也见不到,大抵冬日寒时苦,半依艳阳甜,一片落叶打着旋儿,好像要飞到天上去,重金一掷,寄以能回味过去,可渐渐,心绪在平复,迟疑在蔓延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